一、信创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2006年至2015年):信创概念期 2006年,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其中“核高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被列为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标志着信创正式起步。 但2008年的微软“黑屏”事件和2013年的“棱镜门”事件却敲响警钟,倒逼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及信息安全国产替代的提速。
2013年至2014年,我国密集发布支持信创的政策办法,如成立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启动党政信创一期试点。在金融领域,信创在监管助推下开始萌芽。
2013年12月,银监会宣布建立银行业自主可控信息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机制。
2014年9月,银监会39号文颁布,明确要求银行机构提高安全可控信息技术研发投入和应用比例。
第二阶段(2016年至2019年):信创试点期
2016年,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简称“信创工委会”)成立,标志着我国信创产业链和生态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最早信创工委会成员(24家专业从事软硬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国内单位)
自2018年以来,“中兴事件”以及 “实体清单”事件接连发生,进一步提升了我国信创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为了早日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我国政府将信创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推出“2+8”安全可控发展体系(注:“2”指党政两大体系,“8”指关于国计民生的八大行业:金融、电力、电信、石油、交通、教育、医疗、航空航天)。在党政领域,信创二期试点大范围启动,试点终端预计超过20万台;在金融领域,央行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北京、上海、江苏等10个省(市)开展试点。
第三阶段(2020年至今):信创推广期
2020年开始,信创在经过多轮试点后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作为建设工作进度较快的领域,党政信创在2020年上半年完成三期试点,后续将进入常态化采购。在金融领域,信创试点完成两期,试点范围由大型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向中小型金融机构渗透。
另外,2020年金融信创生态实验室成立,标志着金融信创正式展开适配验证和生态建设。随着相关试点和案例规模化落地,金融信创在2020年也迎来元年。
国家层面信创政策:科技自立自强上升至国家战略
核心政策摘取:
2014年2月 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
习近平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统筹协调涉及经济、政策、文化、社会及军事等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2016年7月 颁布《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
规范和指导未来1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要求,坚持“统筹推进、创新引领、驱动发展、惠及民生、合作共赢、确保安全”的基本方针,提出网络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主要是:到2020年,核心关键技术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信息化成为驱动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力量:到2025 年,建成国际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根本改变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实现技术先进、产业发达、应用领先、网络安全坚不可摧的战略目标,涌现一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网信企业;到本世纪中叶,信息化全面支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网络强国地位日益巩固,在引领全球信息化发展方面有更大作为。
2016年12月 国务院《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规划部署了构建现代信息技术和产业生态体系,建设泛用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建立网信领域市场主体准入前信用承诺制度、推动电信和互联网等行业外资准入改革。到2020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信息化发展水平大幅跃升,信息化能力跻身国际前列,具有国际竞争力、安全可控的信息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建立。信息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数字鸿沟明显缩小,数字红利充分释放。信息化全面支撑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均衡、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2017年1月 工信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以创新发展和融合发展为主线,着力突破核心技术,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体系的发展目标。
2018年7月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习近平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
2021年3月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数字化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应用,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2021年11月 工信部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
提出到2025年信息通信行业整体规模进一步壮大,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基本建成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创新能力大幅增强,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能力全面提升。
金融行业:2021年10月《关于规范金融业开源技术应用与发展的意见》
《意见》要求金融机构在使用开源技术时,应遵循“安全可控、合规使用、问题导向、开放创新”等原则;鼓励金融机构将开源技术应用作为提高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的重要手段;鼓励开源技术提供商加快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切实掌握开源技术核心代码,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夯实产业支撑能力;探索自主开源生态,重点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软件领域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领域加快生态建设,利用开源模式加速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发展。
教育行业:2021年7月 《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
其中提到:要推广可信应用,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提升供应链安全水平。有序推动数据中心、信息系统和办公终端的国产化改造,推进国产正版软件使用。并表示,“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覆盖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可信安全等方面的标准规范体系。重点制定平台建设、数据治理、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标准,推动平台互联、数据互通和安全可控。”
交通行业:2021年8月 《关于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意见》
《意见》提出:到2035年,我国交通运输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要得到全面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建筑行业:2021年9月 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制定并发布《推动智能建造三年行动计划》
推广自主可控的BIM技术;推广电子签名签章。推广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人员电子身份、电子签名和企业电子签章认证应用;加强技术攻关。开展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转移和商业化应用。重点突破一批部品部件工艺制造、新型传感感知、监测、数据采集分析技术。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软件和数据平台。培育建设企业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2023年3月23日政策和情报更新
1、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方案中明确,撤销中国人民银行大区分行1、2023年3月,国家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统筹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处置,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基础上组建,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投资者保护职责划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2、及分行营业管理部、总行直属营业管理部和省会城市中心支行,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省级分行,在深圳、大连、宁波、青岛、厦门设立计划单列市分行。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保留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牌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合署办公。
2023年4月6日政策和情报更新
3月21日-22日,中国金融电子化集团有限公司、金融信创生态实验室在京举办金融信创解决方案研讨会,发布第二期金融信创优秀解决方案,共230项优秀解决方案入选,涵盖办公管理类、一般业务类、核心业务类、终端机具类、技术平台类、产品工具类六大门类;划分金融机构和产业机构两册,其中,金融机构88项,产业机构142项。其中泛微有10项解决方案入选,是办公领域中入选最多的厂商。
2023年4月11日政策和情报更新
2023年4月,上海拟定召开2023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峰会,会议由上海信创工委会主办,针对高校、医疗、国资等信创行业客户邀请参会。
2023年4月18日政策和情报更新
1、当前,我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金融行业进入了科技驱动的时代。从兴业数金首开商业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先河,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农商行陆续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据IT金英会不完全统计,至今已有21家商业银行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总注册资本高达78.85亿元。分别来自5家国有银行、9家股份行、4家城商行、1家农商银行,2家省联社。
2022年下半年以来,多家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进行了不同尺度的战略修正。从整体上来看,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在发展战略方面总体围绕数字化展开,以技术研发与服务母行为基本任务,但各子公司在发展的具体方向和角度方面有一定差异,产品体系设计上也各有侧重。
2、近日,在国新办举行的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局负责人王晓亮表示,2022年,中央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3%,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速加挡。同时,为加快数字新兴产业培育,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央企业已成立了近500家数字科技类公司,加快产业新旧更迭和动能转换。
2023年4月25日政策和情报更新
4月21日,国资委召开国资央企信息化工作推进会议。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举行了中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促进中心有限公司揭牌仪式。中资信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的揭牌成立对推动以央国企为代表的行业信创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可进一步保障以央国企为代表的行业信创顺利开展,以信创为基,全面推进国资央企云体系和大数据体系建设,全面开启国资央企信息化工作新征程。中资信创中心有限公司或将以央国企信创为主业,以央国企信创标准、迁移适配、测试认证、国资云为抓手,打造央国企信创生态链,为监管履职合规评估做好支撑,为各行业信创科技赋能做好服务。
2023年5月11日政策和情报更新
1、2022年11月7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在京联合召开《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GB/T 39204-2022)国家标准发布宣贯会。
《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标准体系的构建基础,将于2023年5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提出了以关键业务为核心的整体防控、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动态防护、以信息共享为基础的协同联防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3项基本原则,从分析识别、安全防护、检测评估、监测预警、主动防御、事件处置等6个方面提出了111条安全要求,为运营者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工作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标准保障。
2、北京市关于加快打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
为贯彻落实我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技术突破,深化行业应用,加快优质企业培育集聚,优化完善产业生态,加快打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以下简称信创)产业高地,特制定以下政策。
(一)升级技术创新生态。支持集成电路、基础软件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完善应用生态,促进技术迭代,相关重点项目纳入我市“筑基”工程;加快云计算、区块链领域发展路径规划,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推动相关技术研发攻关,支持构建基于信创云、信创链的完整技术生态;支持企业开展“信创应用+人工智能”融合创新,推进信创产品智能升级。
(二)推进开源开放模式。鼓励我市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开源项目,为国际开源社区作出贡献;支持国际国内开源组织在京落地,对其在京设立的共享开源平台给予资金支持;加大开源项目孵化力度,形成开源企业集聚区;支持建立基于开源贡献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支持优秀开源项目、人才申报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三)打造行业标杆示范。支持我市企业与金融、能源、交通、安防、教育、医疗等重点行业用户联合制定解决方案、开展攻关并进行验证。对于首次解决重点行业典型应用场景需求并实际落地的优质解决方案,按照解决方案中信创非硬件部分实际采购额的一定比例给予“首方案”奖励,最高不超过3000万。
(四)加强行业标准创制。实施信创标准创制工程,在金融、能源、交通、安防、教育、医疗等重点行业,支持企业、机构等基于本行业典型应用场景打造标杆示范,联合制定一批团体标准、地方标准,推动形成国家标准;支持信创标准落地应用,对首轮贯标的用户企业,给予“首贯标”奖励,单个企业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单项标准奖励总金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五)深化行业推广应用。在我市智慧城市建设中推广使用开源软件和信创产品,对重点行业开放应用场景、推广信创标准的重大建设项目给予资金支持,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对于在京设立的行业共性适配平台,根据产品适配和解决方案推广应用情况给予资金支持,最高不超过500万元;遴选行业优质解决方案,推荐在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展示中心展示推广。
(六)加大研发中心引进。支持国际知名机构及企业、国内软件百强企业在京落地软件研发中心,探索以研发投入强度等作为评价指标的落地机制;支持研发中心参与我市“筑基”工程,面向信创产业生态建设重点任务开展攻关。
(七)提升园区发展能级。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信创园对符合员工入驻数量、比例等条件的园内新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重点行业适配平台等,给予5年租金减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入园企业、机构、人员产生的经济贡献给予奖励;支持信创园配套建设。
(八)开拓资金支持渠道。组织金融机构开发信创软件项目研发贷款,对重大项目给予贷款贴息,期限不超过3年;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并购贷、人才贷政策试点,探索提高并购贷款承贷比例;设立信创生态产业基金,支持孵化、培育信创产业链上下游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九)支持信创企业上市。提高信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北交所等交易市场上市挂牌效率,加速形成信创板块;对在北交所等交易市场上市的信创企业给予市区两级补贴,区级财政资金补贴不低于市级标准;推动金融机构参与“募贷联动”试点,对信创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十)建设信创人才梯队。支持信创卓越工程师培养,分批次、分梯队建设信创人才队伍,按照相关政策,在人才引进、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方面加大服务支持力度;支持产教融合人才实训基地建设,鼓励信创企业和有关事业单位开发信创技术及应用课程,推动实践型信创人才培养。
2023年5月15日政策和情报更新
1、2022年11月7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在京联合召开《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GB/T 39204-2022)国家标准发布宣贯会。
《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标准体系的构建基础,将于2023年5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提出了以关键业务为核心的整体防控、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动态防护、以信息共享为基础的协同联防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3项基本原则,从分析识别、安全防护、检测评估、监测预警、主动防御、事件处置等6个方面提出了111条安全要求,为运营者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工作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标准保障。
2、北京市发布了《关于加快打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信创产业。
为贯彻落实我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技术突破,深化行业应用,加快优质企业培育集聚,优化完善产业生态,加快打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以下简称信创)产业高地,特制定以下政策。
政策中对“产业生态”、“政策扶持”、“标杆示范”、“标准制定”、“研发适配”等十项政策指示。
2023年5月22日政策和情报更新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厅监督2023[8]号,以下简称:《通知》),对国资央企新一轮内控体系建设与监督三年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并提出了新的要求,国资央企内控管理工作迈入新阶段。切实提高质效,筑牢高质量发展安全防线,成为这一阶段国资央企内控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主旋律。
政策中提出明确提出:加强内控信息化管控,要求结合国资监管信息化建设要求,以司库体系建设为契机,加大内控信息化建设力度,及时将内控要求嵌入各类业务信息系统,提高系统自动识别并终止超越权限、逾越程序等违规行为的能力。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经营管理决策和执行全程控制、自动预警、跟踪评价等在线监管功能,推动内控体系由“人防人控”向“技防技控”转变。
2023年9月政策和情报更新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此后,新质生产力被正式写入中央文件。在2024年1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对其作出了系统全面阐释,这一原创性概念成为国内外高度关注的中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23年10月8日政策和情报更新
《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在2023年10月8日联合印发的国家级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加强计算、网络、存储和应用的协同创新,推进算力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算力对数字经济的驱动作用。该计划明确了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包括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东西部算力平衡协调发展等,并提出了完善算力综合供给体系、提升算力高效运载能力、强化存力高效灵活保障、深化算力赋能行业应用、促进绿色低碳算力发展、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等六方面重点任务。
该行动计划的出台背景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指示,以及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全面开启的需要。算力作为新型生产力,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行动计划》还强调了加强统筹联动、加大金融支持、深化交流协作和强化平台支撑等保障措施,以确保算力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 。此外,该计划还提供了具体的名词解释和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指标,为理解和实施《行动计划》提供了参考。
2024年1月18日政策和情报更新
2024年1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其他六个部门正式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该政策旨在推动未来产业的创新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支撑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政策强调了前瞻部署、创新驱动和生态协同的原则,并提出了全面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打造标志性产品、壮大产业主体、丰富应用场景、优化产业支撑体系等重点任务。
《意见》提到,推动未来产业发展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全面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打造标志性产品、壮大产业主体、丰富应用场景、优化产业支撑体系等方面。
关于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意见》指出,发展下一代操作系统,构筑安全可靠的数字底座。推广开源技术,建设开源社区,构建开源生态体系。探索以区块链为核心技术、以数据为关键要素,构建下一代互联网创新应用和数字化生态。
《意见》还指出,推动第三代互联网在数据交易所应用试点,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通重点行业及领域各主体平台数据,研究第三代互联网数字身份认证体系,建立数据治理和交易流通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
2024年7月19日政策和情报更新 7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发布会上,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唐方裕表示,《决定》一共15个部分60条,分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是总论,主要阐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第二板块是分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部署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第三板块主要讲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决定》一共提出了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都是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其中有的是对过去改革举措的完善和提升,有的是根据实践需要和试点探索新提出的改革举措。提出要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强化包括集成电路、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重点产业链的发展体制机制。
但2008年的微软“黑屏”事件和2013年的“棱镜门”事件却敲响警钟,倒逼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及信息安全国产替代的提速。
2013年至2014年,我国密集发布支持信创的政策办法,如成立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启动党政信创一期试点。在金融领域,信创在监管助推下开始萌芽。
2013年12月,银监会宣布建立银行业自主可控信息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机制。
2014年9月,银监会39号文颁布,明确要求银行机构提高安全可控信息技术研发投入和应用比例。
2016年,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简称“信创工委会”)成立,标志着我国信创产业链和生态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自2018年以来,“中兴事件”以及 “实体清单”事件接连发生,进一步提升了我国信创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为了早日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我国政府将信创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推出“2+8”安全可控发展体系(注:“2”指党政两大体系,“8”指关于国计民生的八大行业:金融、电力、电信、石油、交通、教育、医疗、航空航天)。在党政领域,信创二期试点大范围启动,试点终端预计超过20万台;在金融领域,央行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北京、上海、江苏等10个省(市)开展试点。
2020年开始,信创在经过多轮试点后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作为建设工作进度较快的领域,党政信创在2020年上半年完成三期试点,后续将进入常态化采购。在金融领域,信创试点完成两期,试点范围由大型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向中小型金融机构渗透。
另外,2020年金融信创生态实验室成立,标志着金融信创正式展开适配验证和生态建设。随着相关试点和案例规模化落地,金融信创在2020年也迎来元年。
核心政策摘取:
2014年2月 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
习近平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统筹协调涉及经济、政策、文化、社会及军事等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2016年7月 颁布《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
规范和指导未来1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要求,坚持“统筹推进、创新引领、驱动发展、惠及民生、合作共赢、确保安全”的基本方针,提出网络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主要是:到2020年,核心关键技术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信息化成为驱动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力量:到2025 年,建成国际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根本改变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实现技术先进、产业发达、应用领先、网络安全坚不可摧的战略目标,涌现一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网信企业;到本世纪中叶,信息化全面支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网络强国地位日益巩固,在引领全球信息化发展方面有更大作为。
2016年12月 国务院《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规划部署了构建现代信息技术和产业生态体系,建设泛用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建立网信领域市场主体准入前信用承诺制度、推动电信和互联网等行业外资准入改革。到2020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信息化发展水平大幅跃升,信息化能力跻身国际前列,具有国际竞争力、安全可控的信息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建立。信息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数字鸿沟明显缩小,数字红利充分释放。信息化全面支撑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均衡、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2017年1月 工信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以创新发展和融合发展为主线,着力突破核心技术,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体系的发展目标。
2018年7月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习近平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
2021年3月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数字化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应用,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2021年11月 工信部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
提出到2025年信息通信行业整体规模进一步壮大,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基本建成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创新能力大幅增强,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能力全面提升。
金融行业:2021年10月《关于规范金融业开源技术应用与发展的意见》
《意见》要求金融机构在使用开源技术时,应遵循“安全可控、合规使用、问题导向、开放创新”等原则;鼓励金融机构将开源技术应用作为提高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的重要手段;鼓励开源技术提供商加快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切实掌握开源技术核心代码,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夯实产业支撑能力;探索自主开源生态,重点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软件领域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领域加快生态建设,利用开源模式加速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发展。
教育行业:2021年7月 《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
其中提到:要推广可信应用,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提升供应链安全水平。有序推动数据中心、信息系统和办公终端的国产化改造,推进国产正版软件使用。并表示,“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覆盖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可信安全等方面的标准规范体系。重点制定平台建设、数据治理、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标准,推动平台互联、数据互通和安全可控。”
交通行业:2021年8月 《关于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意见》
《意见》提出:到2035年,我国交通运输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要得到全面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建筑行业:2021年9月 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制定并发布《推动智能建造三年行动计划》
推广自主可控的BIM技术;推广电子签名签章。推广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人员电子身份、电子签名和企业电子签章认证应用;加强技术攻关。开展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转移和商业化应用。重点突破一批部品部件工艺制造、新型传感感知、监测、数据采集分析技术。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软件和数据平台。培育建设企业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2023年3月23日政策和情报更新
1、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方案中明确,撤销中国人民银行大区分行1、2023年3月,国家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统筹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处置,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基础上组建,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投资者保护职责划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2、及分行营业管理部、总行直属营业管理部和省会城市中心支行,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省级分行,在深圳、大连、宁波、青岛、厦门设立计划单列市分行。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保留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牌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合署办公。
2023年4月6日政策和情报更新
3月21日-22日,中国金融电子化集团有限公司、金融信创生态实验室在京举办金融信创解决方案研讨会,发布第二期金融信创优秀解决方案,共230项优秀解决方案入选,涵盖办公管理类、一般业务类、核心业务类、终端机具类、技术平台类、产品工具类六大门类;划分金融机构和产业机构两册,其中,金融机构88项,产业机构142项。其中泛微有10项解决方案入选,是办公领域中入选最多的厂商。
2023年4月11日政策和情报更新
2023年4月,上海拟定召开2023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峰会,会议由上海信创工委会主办,针对高校、医疗、国资等信创行业客户邀请参会。
2023年4月18日政策和情报更新
1、当前,我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金融行业进入了科技驱动的时代。从兴业数金首开商业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先河,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农商行陆续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据IT金英会不完全统计,至今已有21家商业银行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总注册资本高达78.85亿元。分别来自5家国有银行、9家股份行、4家城商行、1家农商银行,2家省联社。
2022年下半年以来,多家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进行了不同尺度的战略修正。从整体上来看,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在发展战略方面总体围绕数字化展开,以技术研发与服务母行为基本任务,但各子公司在发展的具体方向和角度方面有一定差异,产品体系设计上也各有侧重。
2、近日,在国新办举行的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局负责人王晓亮表示,2022年,中央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3%,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速加挡。同时,为加快数字新兴产业培育,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央企业已成立了近500家数字科技类公司,加快产业新旧更迭和动能转换。
2023年4月25日政策和情报更新
4月21日,国资委召开国资央企信息化工作推进会议。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举行了中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促进中心有限公司揭牌仪式。中资信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的揭牌成立对推动以央国企为代表的行业信创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可进一步保障以央国企为代表的行业信创顺利开展,以信创为基,全面推进国资央企云体系和大数据体系建设,全面开启国资央企信息化工作新征程。中资信创中心有限公司或将以央国企信创为主业,以央国企信创标准、迁移适配、测试认证、国资云为抓手,打造央国企信创生态链,为监管履职合规评估做好支撑,为各行业信创科技赋能做好服务。
2023年5月11日政策和情报更新
1、2022年11月7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在京联合召开《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GB/T 39204-2022)国家标准发布宣贯会。
《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标准体系的构建基础,将于2023年5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提出了以关键业务为核心的整体防控、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动态防护、以信息共享为基础的协同联防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3项基本原则,从分析识别、安全防护、检测评估、监测预警、主动防御、事件处置等6个方面提出了111条安全要求,为运营者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工作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标准保障。
2、北京市关于加快打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
为贯彻落实我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技术突破,深化行业应用,加快优质企业培育集聚,优化完善产业生态,加快打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以下简称信创)产业高地,特制定以下政策。
(一)升级技术创新生态。支持集成电路、基础软件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完善应用生态,促进技术迭代,相关重点项目纳入我市“筑基”工程;加快云计算、区块链领域发展路径规划,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推动相关技术研发攻关,支持构建基于信创云、信创链的完整技术生态;支持企业开展“信创应用+人工智能”融合创新,推进信创产品智能升级。
(二)推进开源开放模式。鼓励我市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开源项目,为国际开源社区作出贡献;支持国际国内开源组织在京落地,对其在京设立的共享开源平台给予资金支持;加大开源项目孵化力度,形成开源企业集聚区;支持建立基于开源贡献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支持优秀开源项目、人才申报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三)打造行业标杆示范。支持我市企业与金融、能源、交通、安防、教育、医疗等重点行业用户联合制定解决方案、开展攻关并进行验证。对于首次解决重点行业典型应用场景需求并实际落地的优质解决方案,按照解决方案中信创非硬件部分实际采购额的一定比例给予“首方案”奖励,最高不超过3000万。
(四)加强行业标准创制。实施信创标准创制工程,在金融、能源、交通、安防、教育、医疗等重点行业,支持企业、机构等基于本行业典型应用场景打造标杆示范,联合制定一批团体标准、地方标准,推动形成国家标准;支持信创标准落地应用,对首轮贯标的用户企业,给予“首贯标”奖励,单个企业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单项标准奖励总金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五)深化行业推广应用。在我市智慧城市建设中推广使用开源软件和信创产品,对重点行业开放应用场景、推广信创标准的重大建设项目给予资金支持,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对于在京设立的行业共性适配平台,根据产品适配和解决方案推广应用情况给予资金支持,最高不超过500万元;遴选行业优质解决方案,推荐在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展示中心展示推广。
(六)加大研发中心引进。支持国际知名机构及企业、国内软件百强企业在京落地软件研发中心,探索以研发投入强度等作为评价指标的落地机制;支持研发中心参与我市“筑基”工程,面向信创产业生态建设重点任务开展攻关。
(七)提升园区发展能级。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信创园对符合员工入驻数量、比例等条件的园内新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重点行业适配平台等,给予5年租金减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入园企业、机构、人员产生的经济贡献给予奖励;支持信创园配套建设。
(八)开拓资金支持渠道。组织金融机构开发信创软件项目研发贷款,对重大项目给予贷款贴息,期限不超过3年;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并购贷、人才贷政策试点,探索提高并购贷款承贷比例;设立信创生态产业基金,支持孵化、培育信创产业链上下游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九)支持信创企业上市。提高信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北交所等交易市场上市挂牌效率,加速形成信创板块;对在北交所等交易市场上市的信创企业给予市区两级补贴,区级财政资金补贴不低于市级标准;推动金融机构参与“募贷联动”试点,对信创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十)建设信创人才梯队。支持信创卓越工程师培养,分批次、分梯队建设信创人才队伍,按照相关政策,在人才引进、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方面加大服务支持力度;支持产教融合人才实训基地建设,鼓励信创企业和有关事业单位开发信创技术及应用课程,推动实践型信创人才培养。
2023年5月15日政策和情报更新
1、2022年11月7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在京联合召开《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GB/T 39204-2022)国家标准发布宣贯会。
《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标准体系的构建基础,将于2023年5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提出了以关键业务为核心的整体防控、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动态防护、以信息共享为基础的协同联防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3项基本原则,从分析识别、安全防护、检测评估、监测预警、主动防御、事件处置等6个方面提出了111条安全要求,为运营者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工作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标准保障。
2、北京市发布了《关于加快打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信创产业。
为贯彻落实我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技术突破,深化行业应用,加快优质企业培育集聚,优化完善产业生态,加快打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以下简称信创)产业高地,特制定以下政策。
政策中对“产业生态”、“政策扶持”、“标杆示范”、“标准制定”、“研发适配”等十项政策指示。
2023年5月22日政策和情报更新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厅监督2023[8]号,以下简称:《通知》),对国资央企新一轮内控体系建设与监督三年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并提出了新的要求,国资央企内控管理工作迈入新阶段。切实提高质效,筑牢高质量发展安全防线,成为这一阶段国资央企内控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主旋律。
政策中提出明确提出:加强内控信息化管控,要求结合国资监管信息化建设要求,以司库体系建设为契机,加大内控信息化建设力度,及时将内控要求嵌入各类业务信息系统,提高系统自动识别并终止超越权限、逾越程序等违规行为的能力。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经营管理决策和执行全程控制、自动预警、跟踪评价等在线监管功能,推动内控体系由“人防人控”向“技防技控”转变。
2023年9月政策和情报更新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此后,新质生产力被正式写入中央文件。在2024年1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对其作出了系统全面阐释,这一原创性概念成为国内外高度关注的中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23年10月8日政策和情报更新
《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在2023年10月8日联合印发的国家级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加强计算、网络、存储和应用的协同创新,推进算力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算力对数字经济的驱动作用。该计划明确了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包括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东西部算力平衡协调发展等,并提出了完善算力综合供给体系、提升算力高效运载能力、强化存力高效灵活保障、深化算力赋能行业应用、促进绿色低碳算力发展、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等六方面重点任务。
该行动计划的出台背景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指示,以及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全面开启的需要。算力作为新型生产力,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行动计划》还强调了加强统筹联动、加大金融支持、深化交流协作和强化平台支撑等保障措施,以确保算力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 。此外,该计划还提供了具体的名词解释和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指标,为理解和实施《行动计划》提供了参考。
2024年1月18日政策和情报更新
2024年1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其他六个部门正式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该政策旨在推动未来产业的创新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支撑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政策强调了前瞻部署、创新驱动和生态协同的原则,并提出了全面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打造标志性产品、壮大产业主体、丰富应用场景、优化产业支撑体系等重点任务。
《意见》提到,推动未来产业发展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全面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打造标志性产品、壮大产业主体、丰富应用场景、优化产业支撑体系等方面。
关于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意见》指出,发展下一代操作系统,构筑安全可靠的数字底座。推广开源技术,建设开源社区,构建开源生态体系。探索以区块链为核心技术、以数据为关键要素,构建下一代互联网创新应用和数字化生态。
《意见》还指出,推动第三代互联网在数据交易所应用试点,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通重点行业及领域各主体平台数据,研究第三代互联网数字身份认证体系,建立数据治理和交易流通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
来源:信创纵横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信创国产化软硬件厂商整理(更新)
国产操作系统厂商及赛道
AI服务器产业链初探
优网科技秉承"专业团队、品质服务" 的经营理念,诚信务实的服务了近万家客户,成为众多世界500强、集团和上市公司的长期合作伙伴!
优网科技成立于2001年,擅长网站建设、网站与各类业务系统深度整合,致力于提供完善的企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优网科技提供PC端网站建设(品牌展示型、官方门户型、营销商务型、电子商务型、信息门户型、DIY体验、720全景展厅及3D虚拟仿真)、移动端应用(手机站、APP开发)、微信定制开发(微信官网、微信商城、企业微信)、微信小程序定制开发等一系列互联网应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