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页面的设计中,「返回」、「关闭」和「取消」,可以说是绝大多数页面中必备的操作,三个操作看似平常且简单,但是细细分析的话,还是有很多可以聊的。对于三者的使用区别,我们用下面的图文简单、直白地聊一下。
我们先看3个名词在语义上的区别:
返回:回到原来的地方,或重获原先的状态;
关闭:通常指使某事物停止运行或封闭起来,如关闭门窗、关闭电脑程序。他强调的是一种状态的变化,从开放或运行中状态变为封闭或停止状态;
取消:侧重于对已经存在或安排好的事物的终止或废除;
接下来基于语义,结合案例枚举细看每种操作的区别:
返回
简单一句话:页面之间具有流程的接续性,从下一层级往上一层级跳转时,用“返回”。
大家对于“返回”的理解往往应该是最直白的,那就是从下一级的子页面回到上一级的的父页面,就是返回。返回往往代表了页面之间逻辑的连续性。在手机端中,页面返回的特点往往是从左往右移出。这种例子随处可找,如“微信-发现-看一看”中的页面跳转流程
关闭
简单一句话:更加的强调打开的内容在产品中具有独立性及非连续性。
比如小程序、抖音商城中的直播间、微信内打开的外部网页、微信公众号文章,这些功能与产品的原生内容相比,具有非常强的独立性,与原生内容是不耦合的,因此退出时使用“关闭”更加的合适。
还有一些诸如抖音中的评论浮层面板、应用中常见的内容选择浮层,强调的也是动作在主流程之外的独立性及非连续性。这种也可以理解为,在主流程之中嵌套了一个分支动作(并非一种任务),分支动作与主流程无强相关性,且更加强调临时性,即分支动作进行完后,还是要回到主流程之中。
取消
简单两句话:1.当页面存在需要编辑并保存的内容时,用“取消”;2.在临时功能界面需要终止某任务时,用“取消”。
其实,“当页面存在需要编辑并保存的内容时,用取消”这种场景,也是属于“在临时功能界面需要终止某些任务时,用取消”场景的一种,只不过两种场景都太过于常见,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分开解释一下。
展开细说:
1.当页面存在需要编辑并保存的内容时。
当页面中存在需要编辑的信息,往往就需要用户决策是“保存/提交”信息还是“取消”编辑的任务。因此,“取消”操作可以更好地表达相应的含义。
如“微信-表情-设置”中,页面初始退出操作为“返回”,但是当进行“排序”操作时,因为涉及对编辑任务的决策,此时退出操作会切换为“取消”。
但是我们再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我们编辑的内容为实时自动保存,不需要用户手动保存时,我们的退出操作是“返回”还是“取消”?我的想法是“返回”,因为这个时候不需要用户决策是“取消”任务还是“保存”任务,系统已经实时帮助用户进行了“保存”的选择,用户只需要选择是否“返回”上一级界面即可。
具体的案例我们可以看下方的“微信-我的-收藏-添加”:
当然,“取消”和“返回”,也有界限不是那么的明确的时候,比如,我们常见的应用中的「搜索页面」。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搜索页面的“返回”和“取消”都可以,只不过退出操作放在左侧用“返回”,退出操作放在右侧用“取消”,毕竟”返回icon“放在右侧与认知和行为习惯不符。
2.在临时功能界面需要终止某些任务时。
这种场景,最常见的就是“分享”了,当我们要终止分享时,用的就是“取消”,而非“关闭”。因为,分享属于一项任务,选择分享对象,是任务进行中的一个环节,后续还有其他的任务环节,因此要终止这个任务时,“取消”才是正确的操作。
小结一下
基于以上所阐述及枚举的内容,我简单描绘了一个小总结,帮助更好的理解“返回”、“关闭”、“取消”之间的关系。
最后总结一下
我们以上所梳理的内容,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返回”、“关闭”和“取消”的使用规则和案例,在实际的产品设计中,我们往往会遇到更加的复杂场景,因此规则也绝不是一成不变,我们要做的就是基于一般规则,结合实际的场景,灵活运用,从而做出更加良好的产品体验。

优网科技秉承"专业团队、品质服务" 的经营理念,诚信务实的服务了近万家客户,成为众多世界500强、集团和上市公司的长期合作伙伴!
优网科技成立于2001年,擅长网站建设、网站与各类业务系统深度整合,致力于提供完善的企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优网科技提供PC端网站建设(品牌展示型、官方门户型、营销商务型、电子商务型、信息门户型、DIY体验、720全景展厅及3D虚拟仿真)、移动端应用(手机站、APP开发)、微信定制开发(微信官网、微信商城、企业微信)、微信小程序定制开发等一系列互联网应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