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系青年”到“精神内耗”,从“躺平”到“emo”,近五年爆火的网络热词中,超过60%与情绪相关。当物质需求逐渐饱和,消费者开始为“感受”买单——无论是盲盒的惊喜感、谷子(二次元周边)的陪伴感,还是露营的治愈感,情绪价值正成为消费决策的核心驱动力。
消费观从“我需要”演变为“我认同”,品牌若想突围,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更要满足情绪价值。而品牌官网作为品牌故事的“第一展厅”,如何用情绪营销构建共鸣、撬动转化?看看下面两个案例,你或许能从中找到答案!
01
构建场景化体验,让官网更沉浸式
情绪营销的关键在于“代入感”。品牌官网需打破传统货架逻辑,通过场景化设计让用户身临其境,触发情感共鸣。
案例1:宜家官网——用生活场景贩卖“理想生活”
宜家的官网深谙场景化情绪营销之道。例如“唤醒春日新生活”专题中,官网并未直接推销商品,而是通过北欧风家居场景、柔光滤镜,引导用户想象居住空间,并展示家居细节。页面中穿插“找到一张主导你卧室风格基调的床架”等互动式文案,让用户从“浏览者”变成“生活设计师”。
宜家(IKEA)官网首页
宜家(IKEA)“唤醒春日新生活”专题页
02
内容共鸣与联想,与用户形成对话
情绪营销的本质是“找到同类”。品牌官网需通过内容唤起用户的集体记忆或向往,让产品成为情感载体。
案例2:苹果官网——对话式文案构建“用户同盟”
苹果官网的文案堪称“对话式共情”的教科书。例如iPad Air的页面标题“快如飞”,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用户第一眼看到的是口语化的自信表达,下拉页面后,文案逐步拆解产品亮点。这种从用户视角出发的“对话感”,让技术参数转化为情感认同。再比如之前的MacBook Air的标语“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电脑”,既暗示产品轻薄便携的特性,又呼应年轻人对自由办公的向往,用户评论区高频出现“这就是写给我的”等共鸣反馈。
苹果(Apple)首页
iPad Air 产品页